131 1300 0010
行業(yè)動態(tài)
  • 導航欄目
  • 產品新聞
  • 企業(yè)新聞
  • 行業(yè)動態(tài)
  • 構建一個相對較小的圖像識別卷積神經網絡
    構建一個相對較小的圖像識別卷積神經網絡
  • 構建一個相對較小的圖像識別卷積神經網絡
  •   發(fā)布日期: 2018-12-19  瀏覽次數: 1,172

    今天的文章是有關 “高級卷積神經” 的教程。我們希望您能夠以本文為起點,在 TensorFlow 上構建更大的 CNN 來處理視覺任務。

    概述

     

    CIFAR-10 分類問題是機器學習領域一種常見的基準問題,其任務是將 RGB 32x32 像素的圖像分為以下 10 類:

    airplane, automobile, bird, cat, deer, dog, frog, horse, ship, and truck.

    有關詳情,請參閱 CIFAR-10 頁面 (https://www.cs.toronto.edu/~kriz/cifar.html)及 Alex Krizhevsky 發(fā)表的一篇 技術報告 (https://tensorflow.google.cn/tutorials/images/deep_cnn?hl=zh-CN)。

    目標

    本文的目標是構建一個相對較小的圖像識別卷積神經網絡 (CNN)。在此過程中,本文將:

    重點介紹網絡架構、訓練和評估的規(guī)范結構

    提供一個用于構建更大、更為復雜的模型的模板

    選擇 CIFAR-10 的原因是它足夠復雜,可以用來練習 TensorFlow 的大部分功能,進而擴展到大型模型。同時,該模型足夠小,可以快速訓練,是嘗試新想法以及實驗新技術的理想之選。

    本文的要點

    CIFAR-10 教程介紹了幾個用于在 TensorFlow 中設計更大、更為復雜的模型的重要結構:

    核心數學組件,包括卷積(維基百科頁面)、修正線性激活函數(維基百科頁面)、最大池化(維基百科頁面)和局部響應歸一化(AlexNet 論文的第 3.3 節(jié))

    訓練期間網絡活動(包括輸入圖像、損失以及激活函數和梯度的分布)的可視化

    例行程序,用于計算已學參數的移動平均值,并在評估期間使用這些平均值提升預測性能

    實施學習速率計劃(隨時間的推移系統(tǒng)性地降低)

    輸入數據的預取隊列,使模型避開磁盤延遲和代價高的圖像預處理過程

    此外,我們還提供了模型的多 GPU 版本,它會展示:

    如何配置模型以跨多個 GPU 卡并行訓練

    如何在多個 GPU 間共享和更新變量

    模型架構

    本 CIFAR-10 教程中的模型是一個多層架構,由卷積層和非線性層交替排列后構成。這些層后面是全連接層,然后通向 softmax 分類器。該模型除了最頂部的幾層外,基本跟 Alex Krizhevsky 描述的模型架構一致。

    在 GPU 上經過幾個小時的訓練后,該模型的準確率達到峰值(約 86%)。詳情請參閱下文和相應代碼。模型中包含 1068298 個可學習參數,對一張圖像進行推理計算大約需要 1950 萬個乘加操作。

    代碼結構

    本教程使用的代碼位于 models/tutorials/image/cifar10/ 中。

    CIFAR-10 模型

    CIFAR-10 網絡主要包含在 cifar10.py 中。完整的訓練圖大約包含 765 個操作。我們發(fā)現(xiàn),使用以下模塊構建訓練圖可最大限度地提高代碼的重復使用率:

    模型輸入:inputs() 和 distorted_inputs() 分別可添加讀取和預處理 CIFAR 圖像以用于評估和訓練的操作

    模型預測:inference() 可添加對提供的圖像進行推理(即分類)的操作

    模型訓練:loss() 和 train() 可添加計算損失和梯度、更新變量和呈現(xiàn)可視化匯總的操作

    模型輸入

    模型的輸入部分由 inputs() 和 distorted_inputs() 函數構建,這兩種函數會從 CIFAR-10 二進制數據文件中讀取圖像。這些文件包含字節(jié)長度固定的記錄,因此我們可以使用 tf.FixedLengthRecordReader。如需詳細了解 Reader 類的工作原理,請參閱 讀取數據(https://tensorflow.google.cn/api_guides/python/reading_data?hl=zh-CN#reading-from-files)。

    圖像按以下方式處理:

    從中心(用于評估)或隨機(用于訓練)剪裁成 24 x 24 像素

    進行近似白化處理,使模型對圖像的動態(tài)范圍變化不敏感

    對于訓練,我們還會額外向圖像應用一系列隨機失真,以人為增加數據集的大?。?/p>

    從左到右隨機翻轉圖像

    隨機對圖像亮度進行失真處理

    隨機對圖像對比度進行失真處理

    要查看可采用的失真列表,請訪問 圖像 頁面(https://tensorflow.google.cn/api_guides/python/image?hl=zh-CN)。此外,我們還向圖像附加了 tf.summary.image,以便在 TensorBoard 中可視化它們。這對驗證輸入的構建是否正確十分有用。

    從磁盤讀取圖像并進行失真處理需要不少時間。為了防止這些操作影響訓練速度,我們在 16 個獨立的線程中執(zhí)行這些操作,而這些線程會不斷填充一個 TensorFlow 隊列。

    模型預測

    模型的預測部分由 inference() 函數構建,該函數可添加計算預測對數的操作。模型這一部分的結構如下:

    下圖是從 TensorBoard 生成的圖表,描述了推理操作的過程:

    練習:inference 的輸出為非歸一化對數。請嘗試使用 tf.nn.softmax 修改網絡架構以返回歸一化預測結果。

    inputs() 和 inference() 函數提供了評估模型所需的所有組件。我們現(xiàn)在將重點轉向構建訓練模型所需的操作。

    練習:inference() 中的模型架構與 cuda-convnet 中指定的 CIFAR-10 模型的架構略有不同。具體而言,Alex 的初始模型的頂層是局部連接層,而非全連接層。請嘗試修改架構以在頂層中完全重現(xiàn)局部連接層。

    模型訓練

    訓練網絡執(zhí)行 N 元分類的常用方法是多項邏輯回歸(又稱 Softmax 回歸)。Softmax 回歸向網絡輸出應用 Softmax 非線性函數,并計算歸一化預測與標簽索引之間的交叉熵。在正則化過程中,我們還會對所有已學變量應用常見的權重衰減損失。模型的目標函數是求交叉熵損失和所有權重衰減項的和并由 loss() 函數返回。

    我們通過 tf.summary.scalar 在 TensorBoard 中對其進行可視化:

    我們使用標準的梯度下降法訓練模型(有關其他方法,請參閱 訓練 https://github.com/tensorflow/docs/tree/master/site/en/api_guides/python),其中學習速率隨時間的推移呈指數級衰減。

    train() 函數會添加一些最小化目標所需的操作,包括計算梯度、更新學習變量(詳情請參閱 tf.train.GradientDescentOptimizer https://tensorflow.google.cn/api_docs/python/tf/train/GradientDescentOptimizer?hl=zh-CN)。它會返回一項用以對一批圖像執(zhí)行所有計算的操作,以便訓練并更新模型。

    啟動并訓練模型

    我們已構建了模型,現(xiàn)在使用腳本 cifar10_train.py 啟動該模型并執(zhí)行訓練操作。

    python cifar10_train.py

    注意:首次運行 CIFAR-10 教程中的任何目標時,系統(tǒng)都會自動下載 CIFAR-10 數據集。該數據集大約為 160MB,因此首次運行時您可以喝杯咖啡小棲一會。

    您應該會看到以下輸出:

    Filling queue with 20000 CIFAR images before starting to train. This will take a few minutes.

    2015-11-04 11:45:45.927302: step 0, loss = 4.68 (2.0 examples/sec; 64.221 sec/batch)2015-11-04 11:45:49.133065: step 10, loss = 4.66 (533.8 examples/sec; 0.240 sec/batch)2015-11-04 11:45:51.397710: step 20, loss = 4.64 (597.4 examples/sec; 0.214 sec/batch)2015-11-04 11:45:54.446850: step 30, loss = 4.62 (391.0 examples/sec; 0.327 sec/batch)2015-11-04 11:45:57.152676: step 40, loss = 4.61 (430.2 examples/sec; 0.298 sec/batch)2015-11-04 11:46:00.437717: step 50, loss = 4.59 (406.4 examples/sec; 0.315 sec/batch)...

    該腳本每隔 10 步報告一次總損失值及最后一批數據的處理速度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:

    第一批數據的處理速度可能會非常慢(例如,需要幾分鐘),因為預處理線程需要將 20000 張?zhí)幚磉^的 CIFAR 圖像填充到隨機化處理隊列中

    報告的損失是最近一批數據的平均損失。請注意,該損失是交叉熵和所有權重衰減項的和

    請留意一批數據的處理速度。上述數字是在 Tesla K40c 上得出的結果。如果您是在 CPU 上運行,速度可能會慢些

    練習:進行實驗時,有時候第一個訓練步持續(xù)時間比較長。請嘗試減少最初填充隊列的圖像數量。在cifar10_input.py 中搜索 min_fraction_of_examples_in_queue。

    cifar10_train.py 會定期將所有模型參數保存在檢查點文件中,但不會對模型進行評估。cifar10_eval.py 將使用檢查點文件衡量預測性能(請參閱下文中的評估模型部分)。

    如果您按照上述步驟進行操作,那么現(xiàn)在已開始訓練 CIFAR-10 模型了。恭喜!

    cifar10_train.py 返回的終端文本幾乎不提供任何有關模型訓練情況的信息。我們希望在訓練期間更深入地了解模型的以下信息:

    損失是真的在減小,還是只是噪點?

    為模型提供的圖像是否合適?

    梯度、激活函數和權重的值是否合理?

    當前的學習速率是多少?

    TensorBoard 可提供此功能,它會通過 tf.summary.FileWriter 顯示定期從 cifar10_train.py 導出的數據。

    例如,我們可以觀看 local3 特征中激活函數的分步及稀疏程度在訓練過程中的變化情況:

    跟蹤各個損失函數以及總損失在不同時間段的情況尤為有用。不過,由于訓練所用的批次較小,因此損失中夾雜的噪點相當多。在實踐中,我們發(fā)現(xiàn)除了原始值之外,可視化損失的移動平均值也非常有用。了解腳本如何將tf.train.ExponentialMovingAverage 用于此用途。

    評估模型

    現(xiàn)在,我們來評估一下經過訓練的模型在保留數據集上的表現(xiàn)如何。該模型由腳本 cifar10_eval.py 進行評估。它通過inference() 函數構建模型,并使用 CIFAR-10 評估數據集中的全部 10000 張圖像。它會計算 precision @ 1,表示得分最高的一項預測與圖像的真實標簽一致的頻率。

    為了監(jiān)控模型在訓練過程中的改進情況,評估腳本會定期在 cifar10_train.py 創(chuàng)建的最新檢查點文件上運行。

    python cifar10_eval.py

    注意不要在同一 GPU 上同時運行評估和訓練二進制文件,否則可能會耗盡內存。您可以考慮在其他 GPU(如可用)上單獨運行評估二進制文件,或在同一 GPU 上運行評估二進制文件時暫停訓練二進制文件的運行。

    您應該會看到以下輸出:

    2015-11-06 08:30:44.391206: precision @ 1 = 0.860...

    該腳本只是定期返回 precision @ 1,在本例中,返回的準確率為 86%。cifar10_eval.py 還會導出可以在 TensorBoard 中可視化的匯總。在評估期間,您可通過這些匯總進一步了解模型。

    訓練腳本會計算所有已學變量的移動平均值。評估腳本會將所有已學模型參數替換為移動平均值。這種替換可以在評估時提升模型的性能。

    練習:根據 precision @ 1,采用平均參數可以使預測性能提升 3% 左右。修改 cifar10_eval.py,使模型不采用平均參數,然后驗證預測性能是否會下降。

    使用多個 GPU 卡訓練模型

    現(xiàn)代工作站可能會包含多個用于科學計算的 GPU。TensorFlow 可利用此環(huán)境在多個卡上同時運行訓練操作。

    如果要以并行的分布式方式訓練模型,則需要協(xié)調訓練過程。在接下來的內容中,術語 “模型副本” 指在數據子集上訓練的模型副本。

    簡單地采用模型參數異步更新方法會導致訓練性能無法達到最佳,因為單個模型副本在訓練時使用的可能是過時的模型參數。反之,如果采用完全同步的更新后參數,其速度堪比最慢的模型副本。

    在具有多個 GPU 卡的工作站中,每個 GPU 的速度大致相當,且具有足夠的內存來運行整個 CIFAR-10 模型。因此,我們選擇按照以下方式設計訓練系統(tǒng):

    在每個 GPU 上放一個模型副本

    等待所有 GPU 完成一批數據的處理工作,然后同步更新模型參數

    模型示意圖如下所示:

    請注意,每個 GPU 都會針對一批唯一的數據計算推理和梯度。這種設置可以有效地將一大批數據劃分到各個 GPU 上。

    這種設置要求所有 GPU 都共享模型參數。眾所周知,將數據傳輸到 GPU 或從中向外傳輸數據的速度非常慢。因此,我們決定在 CPU 上存儲和更新所有模型參數(如綠色方框所示)。當所有 GPU 均處理完一批新數據時,系統(tǒng)會將一組全新的模型參數傳輸給相應 GPU。

    GPU 會同步運行。GPU 的所有梯度將累積并求平均值(如綠色方框所示)。模型參數會更新為所有模型副本的梯度平均值。

    將變量和操作放到多個設備上

    將操作和變量放到多個設備上需要一些特殊的抽象操作。

    第一個抽象操作是計算單個模型副本的推理和梯度的函數。在代碼中,我們將此抽象操作稱為 “tower”。我們必須為每個 tower 設置兩個屬性:

    tower 中所有操作的唯一名稱。 tf.name_scope 通過添加作用域前綴提供唯一的名稱。例如,第一個 tower 中的所有操作都會附帶 tower_0 前綴,例如 tower_0/conv1/Conv2D

    運行 tower 中操作的首選硬件設備。 tf.device 會指定該屬性。例如,第一個 tower 中的所有操作都位于device('/device:GPU:0') 作用域內,表示它們應在第一個 GPU 上運行

    為了在多 GPU 版本中共享變量,所有變量都固定到 CPU 上且通過 tf.get_variable 訪問。了解如何共享變量。

    在多個 GPU 卡上啟動并訓練模型

    如果計算機上安裝了多個 GPU 卡,您可以使用 cifar10_multi_gpu_train.py 腳本借助它們加快模型的訓練過程。此版訓練腳本可在多個 GPU 卡上并行訓練模型。

    python cifar10_multi_gpu_train.py --num_gpus=2

    請注意,使用的 GPU 卡數量默認為 1。此外,如果計算機上僅有一個 GPU,則所有計算都會在該 GPU 上運行,即使您設置的是多個 GPU。

    練習:cifar10_train.py 的默認設置是在大小為 128 的批次數據上運行。請嘗試在 2 個 GPU 上運行cifar10_multi_gpu_train.py,批次大小為 64,然后比較這兩種方式的訓練速度。

    后續(xù)學習計劃

    如果您有興趣開發(fā)并訓練您自己的圖像分類系統(tǒng),我們建議您分叉本教程的代碼,并替換組件以解決您的圖像分類問題。

    練習:下載 Street View House Numbers (SVHN) 數據集(http://ufldl.stanford.edu/housenumbers/)。分叉 CIFAR-10 教程的代碼并將輸入數據替換為 SVHN。嘗試調整網絡架構以提高預測性能。


  • ·上一篇:
    ·下一篇:
  • 其他關聯(lián)資訊
    深圳市日月辰科技有限公司
    地址:深圳市寶安區(qū)松崗鎮(zhèn)潭頭第二工業(yè)城A區(qū)27棟3樓
    電話:0755-2955 6626
    傳真:0755-2978 1585
    手機:131 1300 0010
    郵箱:hu@szryc.com

    深圳市日月辰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:Copyright?2010-2023 www.kqne.cn 電話:13113000010 粵ICP備2021111333號